相信有在關注兒童鋼琴班的爸爸媽媽們,一定都對「奧福」這兩個字不陌生,因為這是台灣坊間最常見的音樂教學法。不過到底什麼是奧福呢?這跟孩子學鋼琴又有什麼關係呢?在這一篇我們將向您娓娓道來!
內容目錄
什麼是 20 世紀的四大音樂教學法?
古典音樂的起源非常早,包含的範疇也有許多,但影響現今音樂教學最深的莫過於 20 世紀的四大音樂教學法,包含奧福、達克羅茲、高大宜和鈴木這四種,是分別由不同音樂家所提出的音樂教學理論,一直都到現在都還影響著世界主流的音樂教學。以下將用淺白的方式介紹這四大音樂教學法的內涵與主張:
音樂教學法1:達克羅茲(Emile Jaques – Dalcroze)
注重:舞蹈律動、音感節奏、聽覺培養、即興創作
達克羅茲由瑞士的艾彌爾.傑克-達克羅茲(Emile Jaques – Dalcroze)早在 1905 年提出,是四大音樂教學法中最早公開發表的。
在達克羅茲教學法中認為「律動」是學習音樂的重要一環,因此提倡將音樂節奏與肢體律動結合,透過歌唱、舞蹈的方法,增進身體的律動感,讓孩子可以完全融入音樂性,甚至取材於生活日常的事物、自己本身發出的聲音等即興發揮創作,不侷限於單純的樂器演奏。
音樂教學法2:奧福(Carl Orff)
注重:節奏律動、歌謠彈唱、音樂合奏、即興創作
奧福則是德國音樂家卡爾‧奧福(Carl Orff)於 1924 年創立,深受達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影響,同樣注重節奏與音樂律動,並在這個基礎上融入了「語言」的元素。他相信藉由熟悉的語言,能更容易啟蒙孩子對音樂的天賦,因此在奧福教學法中也會透過歌謠、遊戲等方式引導。
同時奧福也設計了一套樂器合奏教學法,在教學的過程中放手讓孩子嘗試不同的樂器,如:木琴、鼓等節奏樂器,藉此認識多元的音色,也增強節奏感的培養。
音樂教學法3:高大宜(Zoltan Kodaly)
注重:歌謠唱誦、識譜聽音、柯爾文手勢、首調唱名法
圖片來源:Pinterest
高大宜(Zoltan Kodaly)是匈牙利的音樂教育家,他在很早就體認到音樂必須普及教育,尤其民間有很多珍貴的民族歌謠,都應該被保存與持續推廣。為此,他將 19 世紀優翰·科爾文(John Curwen)所創造的「科爾文手勢」應用在自己的教學法上頭,利用簡單的手勢表現出不同音符的相對高度,讓年紀小的學生也能清楚掌握音準,先學會歌唱再自然地學會音樂。
著名電影《真善美》中的修女瑪莉雅正是使用「科爾文手勢」教會孩子演唱《Do-Re-Mi》唷!
音樂教學法4:鈴木(Shinichi Suzuk)
注重:母語教學、背誦演奏、反覆練習、家長參與
最後一個是鈴木鎮一(Shinichi Suzuk)所倡導的鈴木教學法,強調「模仿」與「重複」的重要性,認為孩子天生潛力無限,如果能及早從家庭教育就開始深耕音樂基礎,並且辛勤苦練,將有機會徹底發揮天賦,甚至在孩提時期就能擁有成人般的水準。因此,通常採取鈴木教學法的音樂教室都會希望家長能陪同上課,並且在家積極督促陪練。
不過相較於前面三個,鈴木教學法比較少應用在鋼琴教學上頭,除了因為鈴木本身是小提琴家之外,也因為他的主張比較不符合現代主流需求。
融合不同音樂教學法:JCM 音樂學院
圖片來源:JCM (圖片為示意圖,詳細依照實際上課為主)
看完上述介紹後是不是覺得這些理論乍聽之下很學術,但仔細一瞧又存在一定的道理呢?
事實上這四大教學法每一個都各有其特色和優點,如果只偏重其一其實很可惜,所以當 JCM 音樂學院想要推出一套專為兒童打造的音樂教材時,便決定將達克羅茲的「身體律動」、奧福德「歌謠演唱&樂團合作」還有高大宜的「識譜聽音」綜合融入,讓孩子既能在自然快樂的情況下學習音樂,又能扎實訓練起節奏、律動、音感、識譜、彈奏等全方位的音樂基本功,可以說是相當兼容並蓄的作法。
下次在幫孩子挑選兒童鋼琴班時,不妨多多注意一下該間鋼琴教室是使用何者教學法,是否與自己心儀的方式相同,也有助於幫孩子找到理想的鋼琴班喔!